涉及核武触碰“反击条款”!俄战略预警雷达遭袭引多方焦虑

rmbk73e87

时间 2024年6月9日 预览 63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3545350507954700/

首发·老顾军鉴

就在我们以为核战争只存在于遥远历史和科幻电影中时,俄乌冲突中一场看似小小的无人机袭击,再次拉响了核战的警报。

2024年5月,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南部阿尔马维尔雷达站实施突袭,严重损坏了"沃罗涅日-DM"远程战略预警雷达。

这枚无人机的一击,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卵石,在俄罗斯和西方引发了剧烈关注。俄罗斯一些激进人士开始呼吁"启动核反击条款",美国媒体也焦虑地警告,这一事件"将让俄罗斯有了使用核武器的理由"。

《生意人报》引述俄前高官说法,称"沃罗涅日-DM"是俄战略核力量作战指挥系统的关键要素。这一由十余座分布在俄罗斯各地的超视距雷达组成的系统,主要用于探测太空和远程弹道导弹等目标。

其中阿尔马维尔站负责监视从非洲北部到南欧的广阔区域,是俄军核反击的"眼睛"一旦这枚"眼睛"失明,俄方在相关方向判断导弹袭击和发出核反击指令的能力将大幅削弱。

外界担心这将影响俄整体战略预警网络评估威胁的能力,成为导火索点燃新一轮更剧烈的军事对抗。

回溯核武器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暗藏着人类所难逃脱的阴暗面。作为二战中曾被实际使用过的武器,核弹曾两次在广岛和长崎肆虐。

几十年后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也是置世界于核战的边缘。而在上世纪90年代的最后一场大国冲突中,美国为摆脱伊拉克军队的围困也曾考虑过使用小型战术核武器。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核武器从未真正遏止过战争,反而是滋生了更多的紧张局势。

在这次乌克兰对俄雷达站的袭击中,俄方再次狼狈示威,似乎只是为了掩盖其软弱。事实上,任何一方单方面升级局势使用核武器,都将被全世界谴责和制裁,代价是无法承受的。

乌方袭击这一战略目标的意图或许是阻止俄军利用预警系统对乌军新获美制远程导弹发射电子干扰。但俄方则认为,此次袭击等同于攻击了包括预警系统、导弹和核弹头在内的俄罗斯核盾牌,触碰了俄方的"核反击红线"

不过,我们也需要直视俄罗斯当前的困境。在乌克兰战争的泥潭中,俄罗斯已经耗尽了惯用的硬实力外交手段。

其军力在乌东不断受挫,传统导弹军火也在耗尽。在这种绝境中,极端分子有可能迷信核武器可以扭转战局。

俄罗斯的这种心理或多或少反映了核武器在现代社会的某种扭曲作用。部分大国似乎将核武器视为"终极筹码",认为只要保有足够的核弹头,就能在外交谈判桌上赢得绝对主动权。

但我们必须认清核武器的真正意义。它不应只是单纯的军事武器,更不应被当做外交的谈判筹码。正如其名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所暗示的,核武器代表的是人性的罪恶和自我毁灭的背离。

Copyright2025黑虎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黑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