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全榜单!一文梳理储能产业链龙头企业
最全榜单!一文梳理储能产业链龙头企业储能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新能源发电的高比例并网和新型电力改革的推进,储能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重点梳理新型储能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储能产业格局。
一、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链锂离子电池储能是目前新型储能中最主流的技术路线,占比高达94.5%。在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链中,主要包含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电池、PCS(储能变流器)、BMS(电池管理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五大领域。储能系统集成阳光电源: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系统集成商,阳光电源在储能领域拥有丰腴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比亚迪:比亚迪在储能系统集成方面也具有较强的实力,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海博思创、华为、中车株洲所、南都电源、远景能源、天合储能、采日能源和中天储能:这些企业同样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储能电池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在储能电池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比亚迪:比亚迪不仅在储能系统集成方面表现出色,其储能电池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亿纬储能、瑞浦兰钧、鹏辉能源、海辰储能、派能科技、远景动力、南都电源和国轩高科:这些企业在储能电池领域同样具有较强的竞争力。PCS(储能变流器)阳光电源:阳光电源在PCS领域也具有较强的实力,其产品性能稳固可靠。科华数能、上能电气、古瑞瓦特、盛弘股份、南瑞继保、固德威、索英电气、汇川技术和首航新能源:这些企业在PCS领域同样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BMS(电池管理系统)高特电子:作为BMS领域的领军企业,高特电子在电池管理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腴的经验。协能科技、科工电子、高泰昊能和华塑科技:这些企业在BMS领域也具有较强的实力。EMS(能量管理系统)长园集团:长园集团在EMS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储能项目。南瑞继保、德联软件、国电南自和国能日新:这些企业在EMS领域同样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其他新型储能技术除了锂离子电池储能外,还有多种新型储能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包括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铅酸/铅碳电池储能等。压缩空气储能中储国能:中储国能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A轮融资超过10亿元,成为该领域的明星企业。中国能建、中国电建:这些企业也投有压缩空气储能相关项目。液流电池储能大连融科:大连融科是全钒液流储能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已经实现规模化应用。中和储能、北京普能、国润储能、林源电力、宿迁时代:这些企业在液流电池储能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实力。铅酸/铅碳电池储能天能、超威、南都、双登、旭派、圣阳:这些企业在铅酸/铅碳电池储能领域较为知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储能项目。
三、其他储能路线除了上述主流储能技术外,还有多种小众但具有潜力的储能路线正在发展,包括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熔盐储热和重力储能等。飞轮储能:以华驰动能、坎德拉、贝肯、泓慧国际等为代表的企业正在积极研发和推广飞轮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储能:以今朝时代、上海奥威等为代表的企业在超级电容储能领域具有一定的实力。熔盐储热:以中科智储等为代表的企业正在探索熔盐储热技术的应用。重力储能:以中国天楹为代表的企业正在研发和推广重力储能技术。综上所述,储能产业链涵盖了多种技术和企业类型。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推动,储能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各类储能技术将不断突破和创新,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2.有哪些光伏储能的龙头股票
光伏储能领域的龙头股票主要包括以下企业
1. 阳光电源(300274)全球光伏逆变器龙头,市场占有率超30%,储能系统集成能力位居全球前三,覆盖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全场景。2025年一季度营收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净利润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2025年9月5日股价大涨16.67%,总市值达2805.88亿元,盘中创历史新高。其技术优势体现在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且逆变器与储能系统协同效应显著
2. 宁德时代(300750)全球储能电池领域绝对龙头,总市值13862.71亿元,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2024年推出第三代储能专用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循环寿命超12000次;同期发布凝聚态电池,最高能量密度达500Wh/kg。2025年Q1青海基地投产,预计推动储能电池成本再降15%,技术迭代与规模效应巩固其市场地位
3. 比亚迪(002594)总市值9481.89亿元,依托汽车、电子、新能源、轨道交通四大产业协同优势,形成“电池+系统”一体化竞争力。其电网级储能系统PowerTitan系列在欧洲市场市占率突破25%,2024年储能业务营收同比激增180%,全球化布局与垂直整合能力突出
4. 亿纬锂能(300014)总市值1368.59亿元,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与宁德时代同属第一梯队。发力长时储能技术,推出625Ah大储电芯“欣岳”,预计2025年全球交付,技术路线聚焦大容量、长寿命电芯,满足电网调峰需求
5.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特变电工隆基绿能:全球最大单晶硅片生产商,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货近40GW,技术覆盖TOPCon和BC电池。通威股份:多晶硅全球市占率30%,电池片出货量连续六年第一,2025年上半年营收435亿,全产业链布局完善。晶科能源: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货41.84GW,全球第一,新兴市场占有率领先。天合光能:210组件累计出货全球第一,2025年上半年储能业务出货12GWh,研发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突破33%。晶澳科技:组件产能100GW,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5.81%,海外出货占比近46%。特变电工: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19%,总资产2208亿,输变电与新能源双主业驱动。以上企业覆盖光伏储能产业链各环节,从电池、逆变器到系统集成,技术路线与市场布局各有侧重,投资者可结合行业趋势与企业基本面综合评估。
3.晶科要挤进全球储能前三,天合储能计划营收破千亿
晶科计划挤进全球储能前三,天合储能目标营收破千亿近日,在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联合主办的ESIE2024展期间,晶科能源和天合储能两大组件巨头均高调亮相,并对外披露了储能业务的最新进展及宏伟目标。晶科能源:储能业务蓄势待发,目标全球前三晶科能源在储能领域展现出了强盛的实力与决心。公司发布了5MWh大型储能液冷系统——蓝鲸SunTera G2及自研的314电芯,并介绍了在EMS、PCS、BMS等领域的自研情况。据晶科能源储能产品中心负责人吴殿峰透露,SunTera G2储能系统将于5月底前具备项目量产接单条件;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314电芯将实现首期5GWh储能电芯产品产能正式投产并具备量产出货条件;今年,晶科能源也将推出自研的PCS。在出货目标上,晶科能源储能业务负责人段虎子表示,去年公司出货1GWh,今年目标将实现数倍增长。晶科一直看好工商业储能赛道,并在近期布局上有所侧重,但同时也将大储市场看得同样重要。晶科期待储能业务能取得与组件一样的龙头地位,并争取在3年至5年间成为全球前三大储能供应商。天合光能:储能业务加速发展,目标营收千亿天合光能同样在储能领域展现出了雄心壮志。公司愿景已经升级为“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能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并计划在未来5-8年内,天合储能销售收入要过千亿,与光伏规模差不多一样大。根据业绩快报,2023年,天合光能营收为1135.1亿元,为储能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展会上,天合储能官宣了搭载自研314电芯的5MWh的电池舱Elementa 2系统,并发布了业内首份《储能专用电芯白皮书》,以展示自身在自产自研电芯上的实力。天合储能总裁孙伟表示,公司未来将主攻大储市场,同时也不会忽视户储市场,以实现利润增加、树立公司口碑、增加对各个细分场景的经验。两大巨头:凭借组件市场领导地位,加速储能业务布局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在光伏组件市场的领导地位为他们在储能领域的拓展创造了显著优势。凭借率先布局TOPcon路线,晶科能源2023年出货接近80GW,重回全球第一的宝座;而天合光能虽然出货排名有所起伏,但基本保持在全球前三之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