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郑月娥发表2021年施政报告:齐心同行 共创未来
人民网香港10月7日电 (严小晶、吴宇扬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6日上午在特区立法会发表任期内的第五份施政报告,也是本届特区政府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林郑月娥表示,此次施政报告重点聚焦发展,包括香港经济发展以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要解决市民最看重的房屋和土地问题,为香港勾画未来。
今年的施政报告以天蓝色调为封面,代表迎来新局面和新机遇,篇幅与往年接近。今年也包括为支持施政报告内容而制作的图文并茂的附篇,总结了本届特区政府过去四年多的工作,包括过往四份施政报告中900多项政策措施,当中96%已经完成或按序推进。
继续维护国家安全。林郑月娥强调,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双重保障下,香港迎来良好局面,是砥砺前行,重新出发,谋划未来的时候,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推展系列工作,全面保障国家安全。
具体内容包括:积极推展《基本法》第23条的本地立法工作;检视或激活现有法例,确保在全面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上,执行部门有法可用、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防范恐怖活动和对学校、社会团体、媒体、网络等涉及国家安全事宜,积极加强宣传、指导、监督和管理的措施;进一步落实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第六条和经修订的本地法例对公职人员的宣誓要求,包括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委员等。
重组特区政府架构,提升管治效能。林郑月娥指出,重组特区政府决策局,切合施政重点和社会期望,有其必要性。初步构想方案为研设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将目前分散于民政事务局的文化事务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的创意产业和旅游统整,推进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分拆运输及房屋局,让这两大政策范畴可获更专注的高层领导,巩固及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她续指,扩大创新及科技局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改变香港“工业式微”的观感,并突显由创科推动香港再工业化的发展;重组民政事务局为青年及地区事务局,加强以地区为本的方法解决市民日常关心的地区问题,为促进及支持青年发展提供一站式平台等。
北部都会区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林郑月娥提出,香港北部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业都会区,开拓更多可供居住和产业发展的土地。这个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都会区,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将尽享港深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红利。
她还提及,北部都会区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营造“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独特都会景观。此外,支撑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维港都会区,也会扩大至包括“明日大屿愿景”的交椅洲人工岛填海。这两个位处香港南北的都会区将提供大量土地,完善香港的空间布局,并驾齐驱,互相辉映,推动香港未来发展。
在房屋与土地方面。让市民安居是房屋政策的首要目标,林郑月娥介绍,未来十年(即2022年至2031年),香港特区政府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可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比2020年公布的数字略高,足以满足该十年期预计的30.1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需求。
林郑月娥强调,在多管齐下的土地供应策略下,香港特区政府同步推进多个新界新发展区项目以及东涌东填海工程。过去两年特区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已收回90公顷新界土地用于发展,预计特区政府未来几年收回的土地将高达700公顷。林郑月娥同时也建议检视“绿化地带”的发展潜力。
提升金融贸易中心地位,加快建设创科生态圈。林郑月娥表示,金融业是香港的重要经济支柱,也是最国际化的产业。在“一国两制”的优势下,香港作为国际资本进入内地和国内资本走向世界的桥梁作用将更加突出。“十四五”规划重申支持香港进一步推进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强化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及推动金融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
在推动创科发展方面,林郑月娥强调,本届特区政府推动创科发展的力度史无前例,四年间投放超过1300亿港元,令“再工业化”植根香港,并与深圳以至大湾区的创科发展相辅相成,使创科成为香港新经济动力。同时,科学园的扩展工程正全速进行,以便提供更多空间给予科技及初创企业。
她还提及,也须推动航运和港口业在业务流程和运作上,更广泛地应用数码科技,建设“智能港口”,加快推动大湾区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助香港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建设宜居城市,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已通过“保育中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等创新政策,采用地区营造手法推动城市建设、市区更新、文物保育、海滨美化、园景绿化等,并取得成效。未来将继续建设优质生活环境,迈向智能城市,并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危机。
林郑月娥提及,5G服务于2020年推出后发展迅速,将会多方位推动5G创新应用,提升效率和生产力,同时将提升运输效率,推动“智能出行”。
林郑月娥指出,香港将力争在2025年前达致碳中和,特区政府将积极推动新能源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同时成立新的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办公室,加强统筹和推动深度减碳工作。
持续改善社会民生,加强实施公共卫生策略。林郑月娥介绍,特区政府将继续担当起建立关爱社会,照顾弱势社群的责任,社会福利开支四年间增幅达62%。此外,会加强“强积金”的退休保障功能,首要工作是在下一个立法年度修例落实取消“对冲”。
在医疗方面,林郑月娥提出,为应对种种挑战,缓解医疗资源短缺问题,特区政府2021年8月修订《2021年医生注册(修订)条例草案》,允许持有专科医学资格的非本地居民可在豁免执业试的情况下,申请成为“特别注册”医生。她续提及,会考虑加强卫生署在制订和实施公共卫生策略、监管和促进医疗科技及药物研发等方面的核心功能。
培养香港青年家国情怀,促进大湾区人才流动。林郑月娥表示,须关心下一代的国家观念、价值观和公民责任心。培育香港青年成为有素质的新一代,具备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对社会有承担。
在人才建设方面,林郑月娥指出,香港正面对人口急速老化及生育率持续下降的挑战,人力资源供应面临瓶颈,需要更进取地吸纳更多非本地人才,丰腴香港的人才库,推动高端经济发展。同时,特区政府决定进一步将“杰出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4000个,以吸引世界各地优才来港工作。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及“便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林郑月娥称,已向中央提出具体建议,积极考虑促进粤港两地人才流动,特别是便利居港的外籍人士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进行商务、科研、交流访问等活动的有关安排。
林郑月娥在结语中指出,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双重保障下,如今,香港已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她比任何时候都对香港更有信心、更肯定香港可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入户香港需要什么条件
香港入户需要以下条件:
1.香港居民申请条件的法律分析:1。在香港定居的夫妻,可以申请随同18岁以下子女同时在香港定居;2.他们在香港定居的父母都是60岁以上,在香港没有子女,需要照顾的都是30岁以上,在内地没有子女。
2.法律分析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国公民,有资格申请海外签发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1.他在香港出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任何时间,他的父亲或母亲已在香港定居。2他通常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的任何时间在香港居住。
3、5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在香港定居的。该法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管理条例》第13条“公民迁移”。从到达迁移地点时起,城市在三日内,农村在十日内,由本人或本人户口主管部门持迁移证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移登记,上交迁移证。
【LIUYI SUPREME SERVICE】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wx: 13512131526
我司专注于老板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