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在哪里属于哪个省
青海位于中国西北内陆,是我国省级行政区,不是任何省份的城市。青海省因境内的青海湖而得名,面积72万平方公里,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青海是我国幅员面积最大的省,是人口密度最小的省,是海拔最高的省,是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青海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毗邻,是联结西藏、新疆与内地的纽带。青海省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繁琐,地貌多样。青海省的气候特点:青海省的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东部雨水较多,西部干燥多风,缺氧、寒冷。年平均气温受地形的影响,其总的分布形式是北高南低。青海省境内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5.1℃~9.0℃之间。1月,也是一年当中的最冷月份,其平均气温在-17.4℃~-4.7℃;7月,也是一年当中的最热月份,其平均气温在5.8℃~20.2℃之间。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海省
二、青海简称是什么
青海简称青。青海即青海省,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青海,青海古称西海、鲜水海、卑禾羌海,自十六国时期称青海,简称青。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青海全省均属青藏高原范围之内,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繁琐,地貌多样。全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各大山脉构成全省地貌的基本骨架。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省内海拔高度3000米以下地区面积为11.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15.9%。青海省的气候特征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东部雨水较多,西部干燥多风,缺氧、寒冷。年平均气温受地形的影响,其总的分布形式是北高南低。全省年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祁连山区在410~520毫米之间,东南部的久治、班玛一带超过600毫米,其中久治为降水量最大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达到745毫米。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海省
三、青海在哪里?急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9′~39°19′之间,全省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青海四周相邻的省、区,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连,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青海省地貌繁琐多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东部多山,西部为高原和盆地,兼具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三种地形地貌,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地跨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4大水系。扩展资料:青海省全属于青藏高原及青海省地理概况:青海全省均属青藏高原范围之内,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繁琐,地貌多样。全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各大山脉构成全省地貌的基本骨架。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省内海拔高度3000米以下地区面积为11.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15.9%;海拔高度3000到5000米地区面积为53.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76.3%;海拔高度5000米以上地区面积为5.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7.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海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青海
热点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