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47年的定义,健康是指个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态,而不仅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因此,健康是人身体机能、心理和社交生活达至合一而整全的状态。然而,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人需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与角色。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维护健康四大基石:平衡饮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心理健康。扩展资料:保持健康是渐进的过程,都会受到医疗卫生知识及实务的演变所影响,也会受个人策略及一些组织的影响。一、自我照护的策略个人健康有赖于自己观察到有关身体状况的一些资讯,也和个人为了身体健康而做的调整有关。这些包括预防疾病或减少疾病影响的个人行动,也包括像用肥皂洗手及洗澡、刷牙及使用牙线洁牙、食物储存、准备及处理时的食品安全等。这些日常生活观察得到的资讯-例如睡眠模式、是否运动、营养摄取及环境特征等-有助于个人的决策及行动(例如:“我昨晚睡得不好,今晚决定换一个枕头看看。”)到门诊的诊断及治疗计划(例如“一个病人注意到若他的鞋比较紧时,左边心脏会不适,可能需要利尿药物以减少体内的水分。”二、饮食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去维持健康有七大类:?碳水化合物(五谷杂粮)、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和水。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对于人们十分重要。均衡饮食是指选择多种类和适当分量的食物,以便能提供各种营养素和恰当热量去维持身体组织的生长,增强抵抗力和达致适中的体重。在进食时,应该按照“饮食金字塔”的分量比例进食及每天喝充足水分,以促进健康。均衡饮食使身体正常运作,有助抵抗疾病,让人时刻感到精力充沛并维持理想体重。如要达致理想体重,最有效及可持续的方法便是保持健康饮食并进行适量运动。多吃煎炸和太甜或太咸的食物可能会引致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等,有损人们的健康。健康饮食的三大原则,分别为:进食多类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及注意均衡,以吸收各种所需营养。健康饮食同时涉及食物安全与卫生的问题。无论是购买还是处理食物、煮食还是出外用餐,均应注意,以避免染病或食物中毒,对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三、运动运动会强化肌肉及循环系统,运动可以维持或增强体适能,也可以促进健康,如2018年讨论度最高的核心与深蹲运动。 但若长时间不运动,肌肉将会退化,甚至萎缩。四、科学扮演的角色健康科学是科学着重在健康的分支,有二个主要的方向:研究人体及健康相关的议题,来了解人类(及动物)体内的运作,并且应用这些知识来促进健康、预防及治疗疾病或其他身体或心理的损害。健康科学可分为许多领域,包括生物学、生物化学、物理、流行病学、药学及医学社会学。应用健康科学应用卫生教育、生物工程、生物科技及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知识,更进一步的了解健康相关议题及促进人们的健康。五、公共卫生的角色公共卫生可以用以下的话来描述:“借由社会及组织,公营及私营部门、群体及个人进行系统性的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人类寿命及促进健康的科学及艺术。”公共卫生以人口健康分析为基础,关注威胁社群健康的事件或疾病。要探讨的人口可以少到极少数人,也可以多到包括各大洲的所有人口(例如瘟疫)。公共卫生有许多的子领域,但一般会和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及医疗卫生相关。环境健康、群体健康、心理健康及职业卫生也是公共卫生相关的领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健康
二、健康资讯,生活资讯,健康生活,生活常识,哪里有这一类的资料?
书店有书卖的,还可以上网查
三、2018世界睡眠日今年主题是什么?
规律作息,健康睡眠。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良好的睡眠状况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石,但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生活压力也不小,有不少人由此受到睡眠障碍的困扰,为了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国际社会设立了世界睡眠日。人们要遵循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调节睡眠节律,提升学习、工作效率。若出现睡眠障碍等疾病,应及时就医、科学对症治疗。拓展资料:
世界睡眠日的由来:
进入21世纪,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提高,“拥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关睡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五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世界睡眠日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
最好睡眠时间:
最好睡眠时机是22时,若放宽时间区间,则是21时至23时之间,其中老年人21时,中年人22时,年轻人23时,最晚不超过24时。正常成年人的睡眠时长在7到8小时,最少不能少于6小时。如睡眠时长够了,但醒来后仍犯困或不精神,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就说明睡眠有问题。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1、白天适当户外活动、晒太阳有助于夜间睡眠。
2、黑暗环境有助于释放褪黑素,促进睡眠。
3、晚餐少吃,睡前不吃,晚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有助于睡眠,睡前不宜饮用咖啡、茶和酒
4、早睡早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更合理,如果人们每一天在不同的时间起床,这相当于每天早晨在倒时差。
5、养成规律的起床和睡觉时间,规律作息,睡眠效率更高。
参考资料:世界睡眠日——百度百科

关于我们
相关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