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科小知识200
1. 科普知识200字
说来也惭愧,这次科普竞赛,还是老师要求了去抱抱佛脚,靠着还算可以的临时记忆,方才能获个什么奖的。
其实我对于科普知识的兴趣及积累,早已滞留在小学中年级阶段了。那时侯真是be crazy about Science。英语单词不好好记,倒是科普的内容记得很牢,按奶奶的说法,“人家孩子是打着要读书,我们家孩子是打着要不读书”,狂热得很。
现在呢,书都懒得读,书柜里九成新的书一个个直挺挺地“罚站”。前些日子稍稍提起了一点点兴趣,这会儿全没了。零星地看了些书,也不像以前那样记得牢。
追究起来,原因有二:一是我个人太懒了,且兴趣转变得很快,二就是现在的科普书籍全是包装高超的冰山一角,大海一隅,毫无系统性,对我来说,不如不读。
几年下来,我个人的思维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故兴趣有所转移。同样是做鲍比"迪波特的思维类型测试,几年前的结果是“具体而随机”、“抽象而随机”两种思维占大多数,属于跳跃、创作性的思维,而现在的结果是“具体而有序”、“抽象而有序”各占半壁江山,完全倒转了。后者固然更有条理性,对我这样喜爱阅读学习的学院派更有益处。
但是,我总是找不到合适自己的书籍,所以知识积累不多。毕竟现今的书水准都不高。
依我的看法,科普类书籍最关键的就是不能重复,不清不清,要有系统化,便于学习和查找。例如同一系列的书中,一本“某某百科全书”和一本“某某小百科”,有何差异?不过是书商带着青少年读物的幌子做的骗钱生意罢了。
内容不好是一大缺陷,装帧不好又是一大问题。不是太奢侈就是太寒酸。奢侈者,可以是铜板纸印刷,保健品似的盒子,打开来一摊泡沫板,小小的一本书居于正中。寒酸者,可以是又脱线又掉页,排版错位别字连篇,居然还是正版而非盗版。
所以,我现在早已没了读书的兴趣,因为并没有针对中学生的书籍可看,清一色的应试教育模式,除了辅导书还是辅导书。
我觉得,现今国人学知识,尤其是科普知识,都太急功近利,缺少书卷气。这样免不了要被书商戏耍。只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社会学习氛围,重新燃起我对科普知识的兴趣。
2. 生活常识百科宝典200字
1 、巧用牙膏:若有小面积皮肤损伤或烧伤、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也可防止感染,疗效颇佳。
2 、巧除纱窗油腻:可将洗衣粉、吸烟剩下的烟头一起放在水里,待溶解后,拿来擦玻璃窗、纱窗,效果均不错。
3 、将虾仁放入碗内,加一点精盐、食用碱粉,用手抓搓一会儿后用清水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洗净,这样能使炒出的虾仁透明如水晶,爽嫩可口
4 、和饺子面的窍门:在1斤面粉里掺入6个蛋清,使面里蛋白质增加,包的饺子下锅后蛋白质会很快凝固收缩,饺子起锅后收水快,不易粘连
5 、将残茶叶浸入水中数天后,浇在植物根部,可促进植物生长;把残茶叶晒干,放到厕所或沟渠里燃熏,可消除恶臭,具有驱除蚊蝇的功能。
6 、夹生饭重煮法:如果是米饭夹生,可用筷子在饭内扎些直通锅底的孔,洒入少许黄酒重焖,若只表面夹生,只要将表层翻到中间再焖即可。
7 、烹调蔬菜时如果必须要焯,焯好菜的水最好尽量利用。如做水饺的菜,焯好的水可适量放在肉馅里,这样即保存营养,又使水饺馅味美有汤
8 、炒鸡蛋的窍门: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许温水搅拌均匀,倒入油锅里炒,炒时往锅里滴少许酒,这样炒出的鸡蛋蓬松、鲜嫩、可口。
9 、如何使用砂锅1:新买来的砂锅第一次使用时,最好用来熬粥,或者用它煮一煮浓淘米水,以堵塞砂锅的微细孔隙,防止渗水_
10 、巧用“十三香”:炖肉时用陈皮,香味浓郁;吃牛羊肉加白芷,可除膻增鲜;自制香肠用肉桂,味道鲜美;熏肉熏鸡用丁香,回味无穷。
11 、和饺子面的窍门2:面要和的略硬一点,和好后放在盆里盖严谨封,饧10-15分钟,等面中麦胶蛋白吸水膨胀,充分形成面筋后再包饺子
12 、香菜是一种伞形花科类植物,富含香精油,香气浓郁,但香精油极易挥发,且经不起长时间加热,香菜最好在食用前加入,以保留其香气。
13 、当进行高温洗涤或干衣程序时,不可碰触机门玻璃,以免烫伤。拿出烘干的衣物时,要小心衣物上的金属部分,如拉链、纽扣等,以免烫伤。
14 、如果衣领和袖口较脏,可将衣物先放进溶有洗衣粉的温水中浸泡15-20分钟,再进行正常洗涤,就能洗干净整洁。
15 、如何使用砂锅2:用砂锅熬汤、炖肉时,要先往砂锅里放水,再把砂锅置于火上,先用文火,再用旺火。
16 、烹调蔬菜时,加点菱粉类淀粉,使汤变得稠浓,不但可使烹调出的蔬菜美香可口,而且由于淀粉含谷胱甘肽,对维生素有保护作用。
17 、米饭若烧糊了,赶紧将火关掉,在米饭上面放一块面包皮,盖上锅盖,5分钟后,面包皮即可把糊味吸收。
18 、洗衣粉用量:若衣服不太脏或洗涤时泡沫过多,则要减少洗衣粉用量。避免洗衣粉使用过量,不仅省钱而且保护环境,可令洗衣机更耐用。
19 、煮饺子时要添足水,待水开后加入2%的食盐,溶解后再下饺子,能增加面筋的韧性,饺子不会粘皮、粘底,饺子的色泽会变白,汤清饺香。
20 、许多人爱吃青菜却不爱喝菜汤,事实上,烧菜时,大部分维生素已溶解在菜汤里。比如小白菜炒好后,会有70%的维生素C溶解在菜汤里。
3. 【关于地理的小知识【200字以下】】
出行与地理的关系人们的出行与地理密切有关.俗话说:出门看天气,出差或旅游之前,都要了解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这就要于人们能识别天气符号,熟悉冷锋、暖锋、高气压、低气压、气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合理选择出行的时间、交通方式和旅游线路以及随身携事物品的多少,做到既经济,又最少的时间,顺利办完事,达到途中观赏的景观最多的理想效果.比如在旅游时,根据地域特点,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在高山峡谷中,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无边,一望无际的沙海里,要选取“沙漠之舟”—骆驼;在风吹草低风见牛养的草原上,选择弛骋如飞的骏马;在我国南方的江南水乡,选择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
4. 科普知识200字
我们的水球
有人说,我们的地球应当叫水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有水,而且71%的表面积被水占着。在宇航员看来,地球是一个蓝色的球,十分璀灿,太阳系家庭中独一无二。地球拥有的水量非常巨大,总量为13.86亿立方千米。其中,96.5%在海洋里;1.76%在冰川、冻土、雪盖中,是固体状态;1.7%在地下;余下的,分散在湖泊、江河、大气和生物体中。因此可以说,从天空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到处都是水的世界。
惊天动地的水循环 ,全世界的水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水汽弥漫在海洋上空;一部分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遇冷就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变成云,降落到地面就是雨或雪;雨雪水落地后,有的流到洼坑里,有的渗入地下,有的流入小沟,汇进江河,奔向海洋。无数小水滴就是这样一刻不停地在世界上旅游。水循环保证了人类淡水的供应。知道水的循环以后,你就能解释:云的故乡在哪里?为什么江河里日日夜夜总是川流不息?为什么千万年来那么多江河水流进海洋,而海洋不见满溢出来?
淡水在哪能里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6%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占99%),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级和冻土中,无法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与全世界总水体比较起来,淡水量真如九牛一毛。
5. 中国儿童知识小百科读后感不少于二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