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2460371866665508/
2024-08-13 11:32·水瓶座的擎天柱
先来看美国奥委会官网的一个官方数据:
While 70% of Team USA athletes have earned a college degree, 57% earn $50,000 or less annually and 43% are employed part- or full-time (outside of sport). The average age of retirement from Team USA is 28 years old.
美国奥运代表队的运动员,美国57%的运动员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美国打工人收入中位数4.8万左右),其中,大概43%的运动员除了运动员身份之外,还有一份兼职或全职工作。
美国运动员的平均退役年龄是28岁。
再来看奥运会比幕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法国队报采访时说,2016年里约奥运后,法国40%的奥运运动员在法国贫困线一下;现在是清零了,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需要说明的是,法国的贫困线是指收入不到国民工资收入的50%。这跟国内贫困线的标准是不同的,我们标准每年根据通胀标准,现在应该是3500~4000元/年左右,跟世界银行一天2美元多一点的标准差不多。
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采取都是相对贫困;我们这里是采用绝对贫困。
个人认为采用相对贫困的标准比较合适。
田径运动员协会和美国田径协会基金会的调查显示了一些令人警醒的统计数据: 超过50% 的单项排名前十的运动员每年的收入不足15000美元。
这个调查是在2014年前后。

美国有些项目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资金要自己出,虽然美国男子篮球队可以承包一个豪华酒店,不住奥运村,这是因为美国篮协不缺赞助。
如果是非热门项目,就有些悲催了,比如代表美国参加羽毛球双打的徐凯瑞和徐安妮(Kerry & Annie Xu)。由于美国没有羽毛球国家队,两人所有训练和比赛费用靠来自个人积蓄以及父母和亲友的赞助,她们这次参加奥运是向公司请假,奥运会后将回去继续上班。

奥运会运动员是不是有奖金吗?
按照资金来源,把奖金分成三块。
第一部分,来自于国际运动协会,比如奥委会或国际田径联合会。
第二部分,来自各奥委会或政府的奖励。
第三部分,来自赞助商的奖励或其他基金。比如国内来自霍英东的体育基金;有些赞助商会跟运动员有激励条款,如果夺冠会有奖励。
先说第一部分。
目前国际奥委会对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是没有任何奖励的,一毛不拔。
其次,各种国际单项协会,比如世界乒联、FIFA、国际篮协等等都没有对运动员的奖励,目前只有国际田联对奥运冠军有5万美元的奖励;而国家拳击协会,对冠军有10万美元的奖励,其中1/4给所在国家拳击协会,1/4给教练,运动员拿5万美元。
纵然如此,国际奥委会还是对上述两个协会奖励冠军的做法表示不认可,扭曲了奥运精神,不如把钱用在青少年发展上。

不少关注奥运的都知道美国跳高选手,因为不乐意跟对手分享冠军,后来继续跳高,败给对手,导致美国白白丢了一块金牌,导致美国没有能够在金牌上超过中国,遭到了美国媒体和网友的口诛笔伐,也受到了中国网友的冷嘲热讽。
而该选手解释就是,为了生计,他也有家庭要养活。因为独享冠军5万美元,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少的费用。
第二部分,来自各国奥委会和政府的奖励。
美国地方政府或联邦,对运动员没有金钱奖励;只有美国奥委会对运动员有奖励。
知名发达国家里,英国、瑞典、挪威,对运动员没有任何奖励,英国在巴黎获得了14枚金牌,瑞典和挪威均4枚金牌。
中国香港奖励最高,600万港币,接近77万美元;
其次是新加坡,但是,新加坡历史上只有一枚金牌,因此,基本上属于遥不可及。
中国台湾72万美元,土耳其53万美元,印尼34.6万美元等等,都属于高奖励。
美国金牌是3.75万美元(下同);日本是4.5万,法国是8.67万,德国2.2万,呆梨是21.3万,袋鼠2万,新西兰3.61万。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奖励仅仅是各国中央政府或奥委会给的金钱奖励,非现金的奖励,比如车子、房子,或终生免费乘车,或报销2.5万英镑训练开支,或免服兵役等等,都没法量化,因此不再计算之列。

相关论坛
相关广告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