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4日,北京,2023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总决赛中,回浦中学以74-73战胜清华附中。(人民视觉/图)
近日,演员王艳的儿子王某钦入围北京大学男篮2024年高水平运动队合格名单一事,引发关注。2022年9月12日举办的“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篮球冠军赛”中,王某钦所在的篮球队夺得高中男子组冠军。王某钦也因为这个冠军被北京市体育局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但他在这场决赛中“0分0板0助0盖帽0抢断”。
由于王某钦在其高中篮球队里的表现一直并不算出色,由此引发公众质疑:以他的水平是如何拿到北大男篮高水平运动队入围名额的?
在2024年的1342万高考生中,将有三千多名体育特长生与王艳儿子一样,通过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而跃入名校。作为高考特招的一种方式,大学高水平运动队面向的是高中阶段具有某项体育特长,并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想走这条路的考生,要以一级运动员证书等要求作为报考门槛,再通过“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核,在体育测试排名满足所申请学校要求的情况下,按教育部统一规定,可在高考中被降分录取。在2024年之前,他们的就读专业并不限定于体育类,而是可申请就读普通类专业。
王某钦事件让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这一高考众多路径中的一个小众升学之路,置于聚光灯下时,人们才发现,实际上,这一制度正在进行着一场重大变革。
证书与团队绑定
伍睿是通过高水平运动队升学的篮球生。他目前在中部地区一所985高校读大三,2023年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四年一届的大运会与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
伍睿高中就读于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在学校篮球队中是小前锋的角色。他初一时就决定走篮球升学的道路,开始专业化训练,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后进入校队。
对于和伍睿一样走高水平运动员升学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在报名专项测试和高考前具备另一重身份: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即拿到一级运动员证书。
不同体育项目获得等级证书的方式有三类。第一类是依据达标成绩,比如田径、游泳、举重等,只要在某些比赛中成绩达标就获得相应等级;第二类是依据排名,比如球类、体操等等,没有达标的绝对成绩,以名次获得相应等级;第三类则是达标成绩加名次,比如速滑,不仅有达标成绩,还需获得一定名次。
篮球这些集体项目属于第二类,获得一级运动员证书的依据是学生所在的运动队参加比赛获得的名次。
首都体育学院原校长钟秉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级运动员证书的名额是国家体育总局根据比赛的级别与水平来设定的,水平越高的比赛,球队拿到名次后获得的证书就越多。
以篮球为例,根据规定,在中国篮球协会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共同主办的高中联赛中,第一名的团队可以拿到6张证书;第2名5张;第3-4名各拿4张。
在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锦标赛高中比赛中,第1名的团队可获得4张证书,而省(区、市)体育局与教育局共同主办的高中比赛,仅有第一名的团队可获得2张证书。
也就是说,体育部门主办的比赛,发的一级运动员证书数量多于教育部门主办的比赛。
华南地区一所重点高中的篮球教练章磊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但他指出,其实,教育部门主办的一些比赛的含金量反而高于体育部门主办的比赛。
对此,钟秉枢解释,这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过去,教育部门主办赛事的参赛者主要是普通学生,而体育部门举办的同级赛事主要参赛者还有青少年体校学生及青年队的运动员,后者水平肯定更高。但如今,很多学生更愿意选择那些有篮球传统的普通高中就读,学校组的水平开始提升,就出现教育部门主办的某个赛事水平可能并不低于同体育部门主办的情况。
此外,地区间的体育水平差异也导致证书的含金量有所不同。一所体育院校招生办主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各省举办的比赛水平不同,拿证的难度也不同。“比如足球,你在广东省和湖南省拿一级运动员的难度就不是同一个水平”。
但在现行的规则之下,篮球、足球这些团体项目的团队成绩就成为个人能否取得一级运动员证书的唯一依据。
钟秉枢表示,对于靠达标成绩取得一级运动员证书的项目,大家基本没有异议。但完全以名次取得成绩的团队项目,如果队伍拿不到好名次,个人可能永远无法取得相应的等级。“比如一个农村孩子,篮球打得再好,由于他无法加入到那些冠军球队,也就没有可能获得一级运动员证书。”
证书如何分配
拿到证书之后如何分配?教练是其中关键的角色。
章磊有二十多年的执教经验。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多年前,他们校队拿二级运动员证书还比较困难,但近年来,每一届主力队员都能拿到一级证。至于证书的分配,章磊说,自然优先考虑对球队贡献最大的主力球员和高年级队员。
关于哪些人是主力,伍睿认为,这是默认的,队员们朝夕相处,日常训练、学习都在一起,能力水平是彼此都清楚的。
此前,证书话语权更多掌握在教练手中,这也就存在一些灰色空间,由此带来运动员贿赂教练、花钱买证等问题。
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茌长征在《“赛考结合”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选拔机制的探索研究》一文中提及,某些专项、某些地区,“代人”拿证已经成为黑色产业和“公开的秘密”。
中国裁判文书网2022年12月12日公布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河南洛阳华云天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为使其培训的207名学生能被确定为国家二级运动员,以公司或个人名义请托甘肃省张掖市体育局官员代某在“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管理系统”违规发布国家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授予信息,每办理一个收取1.5万元至3万元不等的好处费。
一位从事体育考试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曾遇到过教练员将高三学生扣在球队的情况。“那名学生第一年考的成绩很好,但第二年又来考,问了才知道是教练不让走,让他再打一个冠军。教练为了球队成绩置学生的整个学业生涯于不顾”。
除却这些明显的违规行为,还有一些只能称之为“利用规则”的情况。比如个人水平一般,但由于队伍成绩亮眼,也能拿到证书。
章磊指出,王某钦就属于此类情况。王某钦高中期间参加的主要赛事只有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与北京市中小学生篮球冠军赛。耐高联赛即中国高中篮球联赛,由全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与篮球协会主办,已有20年历史。该联赛数据显示,2022年7月至今,王某钦参与该联赛的次数为14次,有得分的场次为12次。
在这12场篮球赛中,王某钦的得分主要集中在2-6分,其中两次比赛得分在10分以上,最高得分为14分。除得分外,他的单场篮板、助攻、抢断的次数分别集中在1-2次、0-2次和1次,单场最高篮板、助攻、抢断的次数分别为5次、6次和6次,总共盖帽次数为0。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到两位王某钦曾经的队友。两人表示,王某钦从初中就在北京四中学习,日常训练正常出勤。“我比他大一届,我们在的时候他虽然不能打首发主力的位置,但也是二线阵容的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