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7916027029914164/
首发·四星大日耳曼
一直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过度执法、机械执法、逐利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尚未解决,5月11日,云南个旧市一名交通运输执法人员通过一己之力,为群众上演了“碰瓷式”执法。
网上流传的行车记录仪视频中,视频车辆遇到交通运输执法人员设卡检查,5名执法人员靠近视频车辆准备,视频车辆减速停住后,突然一名执法人员一个“鱼跃”扑向车辆前机盖,随后又翻了个身,口中还不停“呻吟”着,似乎很“痛苦”。

这名执法人员,真的是被执法工作耽误的好演员。同时,这名执法人员真的是“爱岗敬业”的模范,否则又怎么会为了执法检查“以身试险”呢?执法人员“不顾自身危险”上演“碰瓷式”执法,究其根源还是“逐利执法”。
从执法人员自身角度来看,逐利执法现象表现在少数执法人员自身的腐败,在执法过程中谋取自身利益。但更主要的还是,少数部门和地方将利益作为目标,将执法作为谋取利益的手段。
少数部门和地方执法理念出现偏差,简单地将执法与处罚画等号,一味“以罚代管”,甚至把追求利益作为执法导向,下达罚没指标、执法数量考核指标、非税收入任务等,试图依靠罚款来弥补财政缺口。
少数地方没能做到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地方财政将罚没收入作为办案经费返还给办案机关,罚款成了有关部门的“钱袋子”。
还有个别地方,通过执法来实现地方保护主义,以执法来限制其他地区来本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甚至当地部门和当地企业形成黑色执法“产业”,用执法“护”违法、以违法“养”执法。
行政执法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一种规范化、正规化的法律活动,绝不应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行政执法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老百姓,是群众最切身有感的。“逐利执法”为群众所深恶痛绝,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必须严肃整治,予以杜绝。切莫让极个别执法人员极个别部门的丑陋行为将政府公信力“碰碎”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