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3847098233635368/
首发·古熙今事
在阅读此文章之前,感谢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能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在天津,你会用什么办法分辨天气好还是不好?
看到这个问题,想必老天津人中,十个有八个都会说:看117塔。看见塔就说明天气很好,看不见就是有雾霾了。
的确,在天津人的心中,这座高银金融117大厦,早就已经成了地标性建筑。但你知道吗?这座大厦其实并未完工。当年投资人豪掷七百亿港币,试图将这座塔打造成世界第二高塔,可十几年过去了,117塔却成了天津最大的烂尾楼工程,也成了人们业余调笑的“雾霾检测器”。

那么,117塔为何会成为烂尾楼?这座高塔还有没有复建的可能?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件事。
雄心壮志
要说117塔,就不能不提他的创始人潘苏通。
潘苏通是香港高银集团主席,也是地地道道的广东韶关人。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1976年,移民到了美国。
在美国打拼多年后,潘苏通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商业帝国。从1984年开始,他就将目光转回到了中国香港,并在这里和香港松下电器达成协议,从事贸易生意合作。
几年发展后,潘苏通于1993年在香港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松日集团,主要负责生产家庭电器。
到2002年时,潘苏通的商业帝国规模再一次扩大。通过不断吞并其他公司,到2008年底,他已经成了当地身价不菲的大富豪,并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高银集团。
人挣了钱以后,要么会继续扩大生意规模,不断在全球各地投资。要么就会锦衣还乡,满足自己小时候的英雄梦。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潘苏通两种想法都有。
2007年,已经挣下了海量家产的潘苏通,带着大量资金来到中国大陆北方寻找商机。在走遍几个城市后,潘苏通认为,天津是一个发展潜力非常大的城市。
这里靠近首都北京,又有十分便利的海上通道,无论是政治价值还是经济价值,都非常高。同时,因为是直辖区之一,天津这些年的经济发展也非常不错。如果将这里开发出来,那么极有可能会打造出一个新的经济中心。用潘苏通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曼哈顿”。
有了想法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实施。在看过天津每一处建设后,最终,潘苏通决定,将目光放在天津郊区位置,也就是西青区。
潘苏通的想法,从商业角度来看,其实也不算错。毕竟,天津市区发展多年,交通基建等因素已经基本固定,想要大刀阔斧的开发,势必需要掏出大量拆迁费和改建费,到最后还不一定能弄到多少地皮。

但如果将目光放到郊区的话,这里基本没有被开发,交通可以从头规划,不用顾及其他问题。也不涉及拆迁等麻烦事。
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能在这里建造一片全新的写字楼办公区,那么天津城市重心势必会往这边倾斜,到时候,这里就会诞生一个全新的城区。而新城区的收益,也将会为潘苏通带来海量的利润收益。
不管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是从利润角度来看,潘苏通这个决定,似乎都不算错。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117大厦
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曾经差点成为世界第二高塔,为何在后来成为了中国第一烂尾楼?
这一切,还要从富豪潘苏通的商业布局说起。
自从决定在天津郊区打造一片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后,潘苏通就开始思考这些地皮的具体使用。
按照最初预定,高银集团将在这片土地上,开发出一片占地面积约两百万平方米的商业圈。商业圈内,不仅会有大量高端住宅区,还会有大量极为现代化的写字楼办公区。再辅以完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