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首发·不知名哲学家
文|不知名哲学家
编辑|不知名哲学家
有些百年品牌越做越好,逐渐成为消费者心中质量的代名词,有些百年品牌越做越差,曾经被夸赞的品牌也变成了质量差的代名词。
就好像茅台已经脱离了酒的范畴,逐渐成为了一种“金融代名词”,但狗不理包子不光消失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了骂人的代名词一样。
王致和作为一个有三百年历史的品牌,现在的名声虽然和狗不理没得比,但也没留下什么好的名声。
王致和被抛弃
有些好吃的东西并不一定要摆在五星级酒店,也很有可能出现在每一家人的餐桌上,比如老干妈辣椒酱,比如王致和臭豆腐或者腐乳。

很多人对老干妈和王致和的印象,都是曾经家里餐桌必备的东西,如果家长做饭不好吃,那孩子甚至宁愿用老干妈或者王致和拌饭,都不愿意吃家长做的饭。
如今的老干妈因为掌权人换了,味道也变了,但依然有不少人喜欢。但王致和就不一样了,王致和作为一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名牌,到现在虽然还有不少超市在卖,但却没有多少人愿意买了。
不要说什么现在消费者的生活变好了,不愿意吃这种“廉价”的小吃,光看路边那些卖自制臭豆腐或者毛豆腐的人门口每天排队的人都很多,就能看得到出来现在的人还是很喜欢吃这种小吃的。
但王致和的销量却越来越低,甚至低到了让王致和这个知名品牌亏本的程度,王致和背后的母公司二商食品在网购还不算发达的时候,业绩还算比较稳定,年营收能到10亿左右,净利润也能到六千万左右。
结果到2015年至2017年那几年网购快速发展的时候,王致和的销量却开始大幅度降低,甚至开始亏损了。
其实王致和销量大幅度下降也是有原因的,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涉足电商领域这只能算的上是原因之一,不能成为王致和销量下降甚至亏本的根本原因。
如果让消费者来说的话,其实也是很简单的,消费者喜欢王致和的小吃,并不是因为王致和的小吃有名或者有历史,只是因为王致和的小吃更好吃,块头大的同时,味道还好,一小点腐乳就能让人吃掉一整个馒头。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就是这么简单,东西实诚不是实诚,好吃不好吃,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现在的王致和,虽然品牌还是之前的那个品牌,但里面的豆腐不光块头没有以前大了,味道也不太好吃了,吃一整块腐乳才能吃下去半个馒头。
如果说这是偶然现象的话,那还能说是某一批在制作方面出了一些问题,但问题在于王致和所有的小吃基本上都出现了这些问题。
消费者虽然不知道制作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但消费者能尝的出来味道不对了,既然味道不对了那消费者不愿意买单也很正常。
甚至王致和在这样的销量下降之下,不光没有把质量给提升上去,还随着时间的上涨让王致和的小吃价格也随之上涨。
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的王致和就变成了不光味道不好了,价格还变的更高了,这种价格高味道还不好的东西,不管有多少年的历史,也不管有多少文化底蕴,消费者都不会买单的。
其实就算王致和不说,消费者也能明白,王致和这些年来的价格上涨和味道下降,和工业化有关,毕竟单纯依靠人工制作的话,虽然可以保证味道,但产量是完全上不去的。
现在王致和依靠工业化,不光可以省下大量的人工,还能让自己的产量上好几个台阶,甚至供应得起全国城市的销量,那王致和会选择工业化也不奇怪了。
于是王致和这个品牌在工业化之下,逐渐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小吃品牌,甚至还不一定有别的品牌做的好吃,还比别的品牌卖的贵。
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不愿意为王致和买单,并且逐渐抛弃掉王致和,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了。
上市未果
王致和作为一个有三百年历史的品牌,还是比较有野心的,毕竟虽然有很多品牌都做不到百年老牌,但这么大个中国,能传承百年的品牌还是不少的。
要说目前比较有名的百年品牌的话,最出名的应该是北京同仁堂和茅台酒,这两个品牌也算得上是目前百年品牌中混的比较好的,毕竟在别的百年品牌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挣扎求生的时候,这两个品牌已经顺利上市了。
甚至就连青岛啤酒这么一个创建时间刚过了一百多年的品牌,都在创建不到百年的时候顺利上市了,现在青岛啤酒的股市和刚上市的时候相比也翻了好几番。
但王致和这个品牌,虽然曾经在消费者口中有很好的口碑,但王致和后面的发展可一点都称不上是好。
毕竟别的品牌在国内发展好了之后,就会去国外发展,但王致和在海外的商标被抢注了,为了抢夺海外市场,王致和集团和抢注商标的公司打了好几年的官司,才维权成功。
在海外维权成功,能在拓展海外渠道,同时国内也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如果王致和的经营一直不出问题的话,那王致和上市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
但可惜的是,王致和的母公司二商食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