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2018149455397415/
原创 2024-04-26 13:49·鲁老师分享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印度大选于2024年4月19日至6月1日举行,共分为七个阶段,选举结果在6月4日公布。
这将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大选,因为印度人口是世界人口总量的首位,已经超过了14亿。
而在印度,能够参加大选的投票人数在八亿左右,超过了全球人口的1/8。
不仅国内年满18周岁的印度公民可以参与投票,海外的印度公民只要回到印度国土上,也可以进行投票。
本来印度大选是印度的国事,与其他国家并不相干,但是印度一直以来的态度和挑衅,让中印两国的关系日渐紧张。
印度大选无论结果如何,新领导人都不会对中国持有善意,并且印度一直指责我国没有将其视为超级大国,这让我国经常被动躺枪。
我国不愿意参与周边国家的对抗,但印度却一直得寸进尺,令我国被动应对。
一、印度大选
声势浩大的印度大选,在今年参与人口数目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但却在第一轮投票前几天就被查出了巨额受贿。
阿联酋《国家报》以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
在印度第一轮全国大选前几天,印度选举委员会就查获了价值46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0.3亿元的贿选物资。
包含近半数用以向选民索取选票的非法药物,现金,酒类及贵金属。
这样数额巨大,规模广泛的贿选行为,令印度大选的结果受到了重大的影响。
印度大选本次将选出543名人民院议员,选举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每个有人居住的地方都会设置一个投票统计点。

2014年至今,纳伦德拉·莫迪的印度人民党是人民院的多数派政党,也是印度权力集中政党。
在刚刚结束的第一轮投票结果中,莫迪依旧胜出,很有望连任,继续成为印度的领导人。
印度国会实行两院制,包括了上院联邦院和下院人民院。
行政权力主要控制在内阁议会,多数党向领导人提名人选,由领导人任命内阁首脑,然后再由内阁首脑向领导人提名其他内阁成员。
印度有一部完善的规定议会政体的宪法,这是印度选举制度的标志。
通过多次修订,这部宪法被称为是世界最长的宪法,多达395条,1000多项具体条款。
印度宪法中声明,印度是一个共和国,保证其公民的正义,平等和自由,并努力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但现实中,印度对于选举制度的维系和实现是否像宪法中规定的那样,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无论再怎么夸大其词,在巨额的贿选行为面前,都变成了笑话。
印度在实行选举的同时,国家会对私人经济活动,外贸外国资本直接投资进行严格的管控。
不过,在1991年,通过经济方面的规定变化,放松了对外贸和外资的管制,逐渐开放了国内市场。
这一开放了对私人以及外国投资的限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大量印度人口脱离贫困。
但是,印度依然被世界银行定义为日收入低于1.25美元贫困线以下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超级大国的梦想
印度有一个超级大国的梦想,并且一直将中国视为假想敌。
印度作为我们的邻国,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真正的全球大国,一直是印度上下几十年的梦想和追求。
但是令印度人民心碎的是,他们为谋求常任理事国曾发起六次冲击,但最终收获了六战六败的战绩。
客观的来说,印度成为全球性大国,有许多优势,例如人口众多,地理环境优越,区域优势突出等等。
印度作为宗教大国,利用宗教来维系民众的统一,很容易实现集体主义和国家统治。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印度要想成为世界大国,同样也需要克服很多负面因素。
首先就是国内种族矛盾和宗教冲突,学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印度的种族,阶级分明,歧视明显。
这就造成印度国内人民团结一心较为困难,高阶宗教有着天然的优越感和优待,而低阶人民却遭受许多区别对待。
其次,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是贫困人口规模巨大,劳动力很多但教育素质低下。
虽然印度有许多享誉世界的高等学府,但民众的普遍受教育率低,民众的素质也不如其他大国高,这就影响了国家的国际形象。
印度在国际上的口碑一直欠佳,除了一直宣传自己是国际大国,还一直对自己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分量和分工拎不清。
还喜欢划分势力范围。
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现在又强行在岛国马尔代夫驻扎80多人的军队,对邻国尼泊尔和孟加拉国长期施加各种影响和压力。
我们中国从来没有想过要去邻国侵占别的国家的土地,但印度却恰恰相反,不管上层还是基层,一直对邻国土地虎视眈眈。
甚至觉得我国大部分版图都应该是他们的土地,而且对周边的小国家也是不断蚕食侵吞。

印度目前还掌控着不丹的国事,军事和外交,并且一直骚扰着我国的藏南地区,还一直打造印度洋就是自己内湖的可笑言论。
藏南从来没有被他们实际控制过,但他们经常宣传藏南就是他们国土的一部分,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由何而来,实在是令人费解。
这些挑衅和侵占行为令中印关系矛盾加剧,所以我国对印度一直是防范状态,两国也难以建立友好关系。

如果印度愿意偃旗息鼓,从此好好行事,不再言行不一,那我国也很乐于与印度建立往来。
但是印度的种种行径经常让我国无故躺枪,新的领导人也许依旧会将这样的行为延续下去。
这都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印度难以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国际事务上的处理缺乏原则性。
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之一,印度却喜欢拉帮结派,在冷战期间,为了利益,在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大阵营左右逢源。
如今,为了迎合美国遏制中国的目的,打压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发展,甘愿充当美国的棋子和帮凶。
印度言行不一,对我国又不予以应有的尊重,导致我国经常无故躺枪,成为印度针对的对象。
印度想要实现自己超级大国的梦,还需要付出许多,并不是光嘴上说说,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三、印度的发展
近年来,印度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令全球都侧目,许多经济分析师和专家开始将印度和中国进行比较探讨。
印度是否能够实现超级大国的梦想,是否有潜力超越中国成为新的经济领导者?
这样的猜测在我看来是十分可笑的,因为印度想要超过中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虽然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实比较快,并且在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取得了许多成就。
中国这么多年通过努力,已经不再是工业落后国家,而是在工业制造水平有了自己的国际标签和影响力。

我国令世界惊叹的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归结于无数人才的贡献和科技发展。
并且我们正在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向着高端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