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6014832749773362/
首发·TSArmy
解放战争时期,大部分的国军部队都开始美式化改革,装备了大量美式武器、美式火炮,就连官兵的军服也都是美式化,尤其是像师座(师长的敬称)这样的将官,头戴美式大檐帽,身穿仿美式的军服,一眼看上去都以为是美国军官呢。
那下面就来看看,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国军师座身上的十大物品。
一、46式大檐帽

在抗日战争末期,就已经有少量的国军部队开始装备新式军装、新式军帽,但此时还处于过渡阶段,军服、军帽还没有统一的样式,直到1946年后期,国军才正式确立新军服,为46式系列。
在46式系列军服当中,就包括一顶军官专用的46式大檐帽,其中师长的款式颜色更深,很接近同时期的美军大檐帽。
46式大檐帽的外形设计,也极大程度效仿了美军将官大檐帽的特点,帽子自身也是用马库尼面料制成的,内部带有支撑,受到挤压后不容易变形。
遮阳板和冒风带也通过皮革制成,尤其是遮阳板宽大又厚实,这点也继承了美式大檐帽的特点。
二、46式军服
进入解放战争中期,基本上国军都换装了46式军服,虽然很像美式陆军常服的风格,但46式并没有像大檐帽深度模仿。
而46式军服也有自己的特点,在设计上吸取了二战时期的德式军服、中山装以及同时期美式军服上的各种特点。
比如上衣的四个口袋,就模仿了德式军服,衣领部分仍在沿用中山装的样式,军装颜色和布制腰带方面模仿的是美式军服,至于美式小翻领、衬衣和领带,46式军服并没有采纳,如果在某剧中看到了小翻领,那基本上也都是道具错误造成的。
国军师长的46式军服还分为两种面料,一种是粗尼面料,主要用于冬季,另一种则是混纺棉材料,表面光滑且具有透气性,主要用于夏季。
三、将官斗篷
在抗战期间国军的师长就配备斗篷,一是为了体现出官风,另一个就是为了取暖,而且斗篷也比军大衣更方便穿脱。
到了解放战争,国军的师长在视察部队或者前线指挥时,也会身穿一件军绿色斗篷。

国军的斗篷也使用军服面料制成,表面光滑,也比呢绒军大衣轻便、柔软不少。
四、将官皮靴
军靴一直都是国军军官的标配,从连级往上的军官基本都有军靴。
到了40年代中期,解放战争中的国军高级军官开始换装美式军靴,其中师长的军靴款式大部分都是褐色,相比之前的黑色军靴看着更鲜艳,也更能凸显出将军的身份。
五、白色手套

早在20年代的国军就为军官配备白色手套,据说这是效仿日本的,第一白色手套代表礼仪,一些高级军官在出席会议或者公共活动的时候都会佩戴。
第二白色手套不耐脏,能方便军官检查士兵的勤务卫生,戴上干净的白手套,抚摸门框、窗户框或者柜子,这样就能得知卫生是否合格,这点我在上期的文章中就已经说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