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0688775158039090/
首发·曲终
一个八十年前的抗日战斗中,一名年轻女子的肖像竟被烈士小心珍藏于胸,昭示着那个动荡年代,战士们对亲人的眷念。
如今,这张照片重现天日,燃起千万人寻找烈士亲属的共同心愿,希冀将革命初心代代相传。
河北肃宁,一处已久无人维护的烈士墓地内,埋葬着82年前雪村突围战中阵亡的部分烈士。
近日,当地政府决定将这些遗骸迁往肃宁烈士陵园,在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在31号烈士胸前惊喜获得一枚小圆镜。
打开一看,镜中赫然盛放着一位青春年华的女子容颜,几乎保存完好。

"心痛,各种复杂难受的情绪一下就涌了上来。"肃宁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王雅伦看到这张照片时如是说。
她推测,这名女子应是烈士最牵挂的人,所以被小心保管在胸前。
除了照片,烈士身上还发现了子弹壳、铜钱等遗物,透露出当年激战场景。

小镜中女子照片的出土,让人无比震撼。
这张遗留下来的影像,仿佛就是烈士向后人们立下的遗志——请你们为我们寻找亲人,让家国情怀代代相传。
时光回溯到1942年6月。侵华日军向冀中肃宁县展开疯狂"扫荡",当地八路军奋起迎击。
6月8日,敌人发动总攻,双方在雪村一带遭遇惨烈殊死一战。
最终,八路军壮士们虽战死沙场,却也给予日军有力一击。
这就是著名的"雪村突围战"。村民们后来秘密将烈士遗骸埋于一处,成为今日的"抗日烈士墓"。
82年后的今天,这段湮没在历史烟云中的英雄故事终于被追忆。特殊的是,从墓中出土的珍贵革命遗物,为世人留下了一线索引。
"发掘出来的子弹都生锈了,茶缸都烂了一半,但这张照片保存得这样好,仿佛烈士希望我们能帮他找家找亲人。"王雅伦动情地说。
目前,包括照片所出之墓的这具遗骸在内,部分完整烈士遗骨已被提取DNA存档,为日后寻亲做准备。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决定将这枚小圆镜移交修复,希望通过更清晰的容貌特征,有助于寻找身份线索。虽然寻亲工作阻力重重,但有这件关键物证在手,便如同燃起了曙光。
事实上,在肃宁烈士陵园内,还有一片无名烈士的墓园,埋葬着无数和有名有姓的先烈同等英勇的壮士。
每至清明祭扫时,他们只能被冠以"英烈""烈士"这样泛泛的称呼。
为他们寻根究底的努力,也因丢失线索而止步不前。
近年来,随着抗战记忆的渐行渐远,寻亲工作更显重要和紧迫。有当地村民回忆,往年常有外地人带着供品前来寻访,称要为亲人祭拜。但由于缺乏有效信息,大多望眼欲穿而归。
"烈士寻亲的一个难点是,不清楚烈士的后辈能否接触到寻亲信息,也不知道有没有意识寻找。"王雅伦说,多数烈士阵亡时还是年少力壮的年纪,如今后人是否还在世,成了一大麻烦。
然而,民间的热心力量却没有止步。最近,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收到许多民间组织和热心人的电话,表示愿意为寻亲助力。
网上,这件"墓中照片事件"也引起广泛关注。大量视频和文字报道在火热传播中,将珍贵照片细节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公众面前,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寻亲。
"看到照片上那位姑娘年纪轻轻,便联想到当年战火纷飞中,可能有更多同龄小将壮烈殉国。我真希望能够为他们找到家人。"一网友在热评区留言。
"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延续革命先烈的遗愿,把他们的英雄事迹代代相传,用实际行动将初心使命永矢弥坚。"另一网友说。
事实上,早在照片出土的第二天,当地政府就陆续收到不少热心民间组织的电话,表示期待提供专业力量。有单位愿为烈士照片修复,有人则自发号召,提议八方呼吁民间力量共同加入寻亲大军。
眼下,无名烈士的亲属是否还在世已不得而知。但他们的事迹和爱国热忱,正如这枚小圆镜中永恒定格的瞬间,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中。
此番将照片推而广之,不只为了寻根溯源,更是将英烈精神重新点燃在每个人心中,让我们万众一心,共同为烈士的后代人寻觅踪迹,终有一天,能将饱经沧桑的初衷传达给他们。
有网友认为,民众应当更多关注发生在当下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以示敬意。
也有网友认为,历史虽远,但这些革命先烈付出的鲜血和生命,让我们今天才能生存在和平年代,对于这些烈士来说,我们有责任为他们完成遗愿。
还有网友认为,作为新时代年轻一代,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发展的机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那么您是怎样看待这一发现和后续的工作?希望能为广大网友提供有价值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