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1991186511217190/
首发·小肥鸡说财经
不知道有负债的观众老爷们,最近有没有感觉到催收电话变少了?没有负债的是不是发现让你贷款的电话相比以前也要少了很多?是不是很好奇,怎么突然不找大家了,其实主要还是公安出手突发打击了这些贷款中介了。
这两个月公安接连出手打掉上海、苏州、成都等多出贷款中介,抓进去一两百人 ,一时间行内风声鹤唳,也让平常经常骚扰大家的电话变少了很多,为什么这次公安会突发围剿贷款中介呢?
我们来看看贷款中介是个什么角色
所谓贷款中介,就是介于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帮助双方达成交易、赚取中间差价的机构,本来,它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帮助资金融通,但目前市面上良莠不齐,目混珠,不少"黑中介"打着贷款幌子,实则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这些不法中介有哪些猫腻呢?我请教了对这块很懂得朋友老刘,原来他们惯用的手法有这么几种:
1. 虚假广告,夸大宣传:他们往往打出"无抵押、无担保、放款快"的噱头,吸引急需用钱的人上门,但实际放款时,却提出苛刻条件,甚至根本不放款。
2. 乱收费,转嫁成本:很多中介在签订合同前,就向借款人收取高额服务费、手续费,但最后往往不了了之,借款人血本无归不说,还背上高利贷。
3. 暴力催收,侵犯隐私:一旦借款人还不上钱,这些中介就会采取"出格"的手段,恐吓、骚扰、"裸贷",严重侵犯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
4. 非法集资,卷款跑路:一些中介打着投资理财的旗号,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最后卷款跑路,给众多家庭带来灭顶之灾。
面对这些乱象,有关部门决不能坐视不管《关于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的通知》、《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放贷犯罪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规定,对"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违法犯罪,要坚决予以打击,公安机关正是落实政策要求,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
老刘说,他有个朋友前年通过贷款中介借了5万,年化利率高达24%,到期还不上又被以"裸贷"相逼,差点家破人亡,直到警方介入,才摆脱窘境,看来,整治这些乱象,刻不容缓!
我的看法是
1. 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不要轻易相信"无抵押"、"秒批"等虚假宣传,慎重选择正规机构。
2. 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黑中介",净化行业生态,金融、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协作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3. 完善小额贷款、普惠金融体系,满足民众的正当融资需求,遏制违法金融活动的生存空间。
4. 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
各位观众老爷,大家对当前整治贷款乱象有何看法?身边可有类似的案例?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你的真知灼见!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健康、有序、可持续的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