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1671995031929355/
原创 2024-02-04 17:17·读者
1925年美国科学家麦凯,做过一个特别的实验。
他将一群刚断奶的幼鼠,分为两组放在不同的笼中喂养,除了食物量不同,其他条件几乎完全相同。
第1组,麦凯给予充足的食物,享受“高级待遇”;
第2组,则遭到“歧视待遇”,每日仅有上一组60%的食物。
按照麦凯的设想,食物充足的一组将会充满活力,健康长寿;
而忍饥挨饿的一组将会营养不良,生存困难。
可实验的结果却出乎意料:
第1组老鼠行动迟缓,没有活满1000天;
第2组老鼠皮毛顺滑,活过了2000天才“寿终正寝”。
这就是著名的“饿鼠效应”:适当节制,发展良好;过度满足,早衰短命。
过度放纵,只配深陷低层级的快乐;懂得节制,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有多少人,正陷入“饱鼠效应”?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决心早点睡觉,却忍不住点开视频,直到后半夜,才在痛恨自己整晚沉沦中悻悻睡去;
打算存钱,却在工资到手后,先逛街购物犒劳自己,吃喝玩乐后看着几乎归零的余额,懊恼不已;
减肥健身提上日程,却忍不住把诱人的膨化食品“收入囊中”,一边过着嘴瘾,一边把健康计划一拖再拖。
放纵像一颗裹着糖衣的毒药,起初尝起来甜美无比,最终却会让人身心麻痹。
很多人在不知不觉的放纵中,成为习惯放纵的“饱鼠”。
一番玩乐吃喝,看似放松自己,实则伤身损志。
你是否对这些新闻有所耳闻?
21岁的花季少女,因为常年混迹酒吧,导致肠道溃烂,被下病危通知书。
33岁的壮年男子,沉溺于熬夜玩手机,感觉行动迟缓头晕难耐,到医院才得知已经患有脑卒中。
一名“剁手党”连续3天熬夜蹲直播,突然听不到声音,被医生诊断因熬夜导致突发性耳聋。
《增广贤文》里说:“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所谓“物极必反”,享乐、放纵欲望如果超过限度,不加节制的话,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成为人生的悲哀和灾祸。

来源:视觉中国
低级欲望靠放肆,高级满足靠克制
2023年9月,湖北一所大学迎来了一位不寻常的新生。
他叫徐万奇,已奔而立之年。
其实,2011年他就曾考入大学,只可惜,因为过度放肆,沉沦网络游戏,没能完成学业。
那时,刚脱离了紧张课业的徐万奇,进入大学后的他沉迷于网络游戏。
看似过了把游戏的瘾,实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2年大学学习,他只有2门课程通过考核,其余均挂科,不得已退学回家。
退学后的徐万奇,也曾尝试打工挣钱,自给自足。
可因为没有文凭学历,他在社会上屡屡碰壁。
他懊恼自己被游戏所误,只图一时的快乐,却付出了长久的代价。
2022年,他决定努力学习,再战高考。
他在家附近的一家24小时自习室里,全身心投入复习备考,凭毅力对抗惰性,用极致的自我约束,踏出了通往未来的路。
29岁的他,终于如愿再次考入大学,决心用自律进取续写人生。
徐万奇曾经说:“我的人生就一直在和自律作斗争。”
放纵带来的乐趣转瞬即逝,长久满足靠的是高度的自我节制。
医学上认为,人体有2种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内啡肽 ,两种物质给人带来的变化却天差地别。
多巴胺给人带来浅显的愉悦感,通常是一过性快乐,并非人真正的精神满足。
这种“垃圾快乐”滋生的上瘾行为,反而会进一步加速人精力的消耗。
内啡肽则相反,它的释放可以缓解痛苦和抵抗压力。
由此达成长久的目标,让人体验内在的满足。
同样是感受快乐,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结果。
比起多巴胺的“先甜后苦”,内啡肽则是“先苦后甜”。
一次次欲望滋生,重复的是短暂的“多巴胺快乐”;只有学会节律,才能获得长久的自我满足。
与其沉沦堕落,靠偷懒摆烂去释放压力,体会“一过性满足”带来的表面快乐。
不如潜心改变,对抗惰性,提升自身,获得高质量的精神富足。
来源:视觉中国
成年人最清醒的活法:保持“微饿”状态
人民日报说:“生活最大的苦恼,不是拥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人之所以不快乐,源于欲念太饱,易滋生贪婪。
心理学家休·麦凯曾在《欲念心理学》中,提出“欲望-幸福”的曲线。

当一个人欲望很小的时候,只要一点小小的期望被满足,就会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可当欲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幸福感非但不会相应提升,反而会迅速跌入低谷。
很多时候,人不是得到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不知足,就只会陷入欲望的沟壑,怎样都得不到快乐。
古人云: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懂得保持自己身心“微饿”的人,才能在节制中,修得人生的圆满。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我们的生活充斥着渴求和欲望,身心也时刻想要一种满足的“饱念”。
如果不加控制,贪念就好像窗外的爬山虎,肆意生长,将房屋紧紧缠绕,让屋内的人看不到光亮。
常言道,寡欲心自轻。
那些清醒的成年人,都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保持心灵“微饿”的状态。
用潜心学习代替频繁刷剧,去探索喜爱的运动方式而非在家摆烂,选择独处自省远离“玩乐”社交……
有句埃及谚语说:“人能够遏制住自己的欲望,就算主宰了自己的生活,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来源:视觉中国
《西岩赘语》中说:“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人这一生,所求有度,过则成灾。
欲望越小,幸福越多;欲望越多,反而容易跌入低谷。
只有能够主宰自己欲望的人才能掌握自己人生的幸福感,而放任自己欲望只能被毁掉。
愿你做个身心“微饿”的成年人,用极致的自律创造精致的人生。

作者:烟水清寒,以笔为梦,不负韶华。